目前,生产风机设备的国内厂家不外乎几家,而风机叶片的生产企业只有保定惠腾公司稍具规模,其他厂家都有些雷声大雨点小之嫌。许多企业都在等待国家政策将新能源设备市场框架定型,以求避开风险,不过机会与风险是等比例的。而就投资渠道而言,国内巨量游资部分有可能从炒房热、炒小水电热抽身,对新能源设备领域有所动作,从而点燃“新源热”,当然这需要政策面的配合。新能源不会像2005年一样过多停留于概念层面。
“十一五”规划的通过无疑是2005年一件大事,而2006年才是真正的开局年。2005年,许多过热的行业都已经感觉到宏观调控的力量,2006年,各个行业都会被纳入“十一五”规划的框架,2006年“头三脚”毕竟要踢得漂亮才行。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,政府对市场宏观调控的手段正趋多样化,许多工具已经历练,2006年有保有压的大策略不会改变。所以,众多企业的目光反复琢磨“十一五”规划,想读懂未来的信息。
此外,在贯穿去年一整年的原材料价格上涨面前,恒温恒湿试验箱生产商们也开始逐步提高了产品的销售价格。因此,从成本与产品价格两方面的走势看,发电和输变电行业的毛利率水平虽然有所下降,但是因为主要参与者们的市场垄断地位突出,原材料价格上涨对行业的不利影响在前期有被高估的可能,相关股票面临价值向上回归机遇。新能源设备行业可以说是一颗最亮的明星。《可再生能源法》即将实施,许多地方政府雄心勃勃要发展风电和太阳能产业。然而,市场的隐晦让许多企业迟迟驻足观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