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际化很好理解,就是在当今中国电气设备制造业里面,已经没有什么国际标准、国家标准、地方标准、企业标准,有的就是一个国际标准,不管是正泰、德力西、大全,还有哈电、上电,还是西门子、施耐德,凡是在中国,要提供的设备都是要按照这样的标准提供。所以我们国家电工电气产业,今天如果让我评价,我认为它已经是国际化的产业。我们这个电工电气产业总体规模,应该是世界级的,国际化的水平。
我们的主导产品技术水平是世界一流水平。无论从发电设备到输配电设备,到我们现在常规的工业电气,应该说是世界一流的水平。我们这个产业不是闭门造车,中国的电工电气产业是包含了我们过去的国有企业,包含了我们一二十年改革开放以来,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和非公有企业,也包括一大批知名厂家在中国落户。它们组成的这种成分也是国际化。大家都知道全世界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就是美国,而恰恰美国有买美国货法,而对于什么是美国货有明确的定义。
所以我觉得本土化制造成果一定是要出中国货,决不是在中国卖几台产品就本土化制造了,在中国组装几个东西、组装几个工程,就叫本土化制造了,不是这个概念。我们现在产品已经开始打开出路,已经开始面向国际、国内两个市场。所以我觉得这样几个特征,可以证明我们国家电工电气制造产业本身已经进入了国际化的阶段,尽管还是初步的,可能还不太够,总体规模,讲的是全行业的概念。